基于博弈论的边界效应调控研究

被引:4
作者
胡志丁
骆华松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博弈论; 边界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边界效应调控的重要性、调控的目的以及边界影响目的的微观机理,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宏观(政府层面)、中观(次区域合作与非传统边境安全层面)、微观(企业或产业层面)三个层面提出调控边界,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调控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102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开放社会的边界效应 [J].
金强一 .
东疆学刊, 2008, (01) :1-7
[2]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朱传耿 ;
王振波 ;
孟召宜 .
经济地理, 2007, (02) :302-305+290
[3]   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J].
黄晓凤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01) :95-99
[4]   边界效应与港深跨境区域合作 [J].
冯邦彦 ;
段晋苑 .
特区经济, 2007, (01) :30-33
[5]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J].
黎尔平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3) :96-101
[6]   云南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J].
骆华松 .
东南亚, 2006, (01) :28-34
[7]   依托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消除“金三角”的贫困和毒品 [J].
祁苑玲 .
东南亚纵横, 2005, (06) :30-34
[8]   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 [J].
李铁立 ;
姜怀宇 .
东北亚论坛, 2005, (03) :90-94
[9]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朱美光; 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10]  
空间经济学原理.[M].安虎森;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