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虚证(肝阴虚、脾气虚)血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王冠庭
矫桂穑
余家勤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组,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组,
关键词
肝阴虚; 虚证; 肝阴不足; 真虚假实; 慢性肝病; 脾虚; 脾气虚; 脾不健运; 中微量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对中医虚证理论的研究,探讨其物质基础已受到广泛重视,有从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寻找阴和阳的物质基础,亦有从植物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进行研究等,均为阐明虚证理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就慢性肝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表现虚证—肝阴虚、脾气虚见证者,进行血中微量元素锌、铜的测定,研究其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虚证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6+130 +130-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脾虚病人某些检查指标的变化 [J].
高墀岩 ;
林求诚 .
中医杂志, 1980, (09) :27-30
[2]   日全食时阳虚及阴虚心火旺患者尿中17羟类固醇及儿茶酚胺等排量的变化 [J].
赵伟康 ;
周冶萍 ;
万叔援 ;
曹明珠 ;
林宗根 ;
佘允庄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 (05)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