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1
作者
张鹏
徐伟建
机构
[1] 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辨证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单支、多支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参照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血瘀型(73.3%)为主,冠状动脉病变较重者以血瘀型(59.5%)、痰阻心脉型(48.1%)为主,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血瘀型、痰浊型、气阴两虚型、阳气虚衰型增多,而气滞血瘀型减少(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浊、瘀血、气阴两虚、阳气虚衰为主。在3支病变组,心血瘀阻型明显多于痰阻心脉型和气阴两虚型(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左前降支(LAD)最多(25.4%),并且冠状动脉病变中存在LAD支病变的也最多(77.8%);单纯左支干(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结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邓铁涛教授“冠心三论” [J].
杨利 .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 (06) :8-10
[2]   从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谈中西医结合的前景 [J].
罗侃 ;
罗畅 ;
剡雄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6) :311-313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J].
严卉 ;
胡晓晟 ;
陈君柱 ;
朱建华 ;
陈瑜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 :813-815
[4]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相关性比较研究 [J].
马晓昌 ;
尹太英 ;
陈可冀 ;
史大卓 ;
徐凤芹 ;
毛节明 ;
陈明哲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9) :654-656
[5]   胸痹心痛证冠状动脉造影100例临床分析 [J].
张敏州 ;
邹旭 ;
李新梅 ;
程康林 ;
陈伯钧 ;
吴焕林 ;
吴佩玲 ;
曾影红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8) :13-15
[6]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及血脂、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J].
李俊 ;
李小敏 ;
刘映峰 ;
孔炳耀 ;
张杨俊 .
中国中医急症, 2000, (03) :123-124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舒张早期左室血流动力学2种T值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许波宁 ;
胡大一 ;
曾定尹 ;
齐国先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3) :180-181
[8]   冠脉狭窄程度与血脂脂蛋白及中医证型关系 [J].
李俊 ;
李小敏 ;
刘映峰 ;
杨俊 ;
张暋 .
辽宁中医杂志, 1999, (11) :486-487
[9]   135例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及舌脉象分析 [J].
韦湘林 .
新中医, 1996, (01) :8-10
[10]  
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占全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