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药对病与证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3
作者
贝润浦
机构
[1] 上海市卢湾区医院
关键词
双向调节; 病证; 病体; 中西医结合临床; 同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已逐渐引起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重视,并对其原理及规律进行探索。双向调节在临床中经常反映病与证的治疗关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肤浅讨论.同种方药对于不同病体、相反病证的双向调节实验和临床证明,某些中医的同种方药具有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姜春华教授运用温补清泄双向调节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 [J].
贝润浦 .
辽宁中医杂志, 1982, (01) :14-17
[2]   阴阳与调节 [J].
贝润浦 .
江苏中医杂志, 1981, (04) :61-64
[3]   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J].
陈文绮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1, (02) :109-113
[4]   从中医传统经验和现代实验研究谈苦参的临床运用 [J].
贝润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 (01) :28-29
[5]   论异病异证同治 [J].
贝润浦 .
辽宁中医杂志, 1980, (03) :1-5
[6]   对上消化道出血虚证患者能否应用大黄止血的探讨 [J].
焦东海 ;
刘春堂 ;
舒鸿年 ;
朱宗巍 .
中医杂志, 1980, (01) :36-37
[7]   中医药配合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体会 [J].
贝润浦 .
新中医, 1979, (06) :2-6
[8]   苦参素在临床放疗中升白作用的初步报告——(附25例观察) [J].
杨天恩 ;
杨宝柱 .
天津医药, 1979, (04)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