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实施: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

被引:13
作者
蒋亦华 [1 ,2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
[2]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 课程实施; 专业本位; 建构原则; 实现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程实施专业本位观的提出,并非主观臆想,而是多层面、不同视角复杂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在理论层面,试图综合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等课程实施观的积极因素,通过本土化研究,丰富我国课程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试图对大学课程实施的管理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有所规约,通过回应现实诉求,凸显基于实践、回归实践的教育研究禀性。课程实施专业本位观的建构应确立五个原则,即:以丰富专业定位内涵为前提;以建立专业培养标准为基础;以改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行为矫正为手段;以彰显学校、专业特色为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J].
曹辉 .
教育探索, 2009, (09) :30-32
[2]   由预设到生成:当代大学教学变革的重要取向 [J].
夏莉 .
现代大学教育, 2009, (03) :106-109
[3]   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 [J].
蒋亦华 .
教师教育研究 , 2008, (06) :62-67
[4]   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 [J].
郭德红 .
现代大学教育, 2008, (05) :34-39+112
[5]   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错位及反思 [J].
秦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04) :27-29
[6]   学科、经验、问题:构成大学课程的三个相对起点 [J].
欧阳文 .
现代大学教育, 2008, (02) :26-31
[7]   终身教育理念的新解读:多学科的视角 [J].
李爱萍 ;
王晓宇 .
现代大学教育, 2008, (02) :32-37
[8]   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J].
赵枫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81-84+89
[9]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范例 [J].
肖朗 ;
陈家顺 .
教育研究, 2006, (09) :19-23
[10]   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 [J].
蔡敏 .
外国教育研究, 2006, (06)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