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被引:13
作者
朱贤朝
吴全安
李继平
潘惠康
吴纪昌
徐维基
张传模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
[2] 天津市农科所
[3] 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
[4]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菌系; 分离菌; 抑制作用; 毒素; 基因互作; 毒物; 玉米小斑病菌; 研究初报; 小斑病; 种子根; 玉米; 自交系; 品系(育种); 玉米叶片; 生理小种;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79.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的玉米小斑病菌(Hclminthosporium maydis),通过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及其产生的毒素对玉米种子根的抑制作用,发现76-527、76-528和76-529三个分离菌系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幼苗上产生萎蔫型大病斑,而在相对应的正常系以及M、C、CA、EK、D、P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幼苗上则产生坏死型小病斑。其中76-529所产生的毒素,对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根的抑制作用远远大于相对应的正常系,因此,初步认为这些分离菌系类似国外的T小种。而76-361和76-414两个分离菌系对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则无上述的特异性。因此,初步认为这些分离菌系类似国外的o小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