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泥岩交互储层支撑剂导流能力实验及应用

被引:12
作者
辛军 [1 ]
郭建春 [1 ]
赵金洲 [1 ]
崔荣军 [2 ]
王健 [3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
[3] 不详
关键词
砂泥岩互层; 粒径; 铺砂浓度; 嵌入; 压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砂泥岩互层的压裂施工中,由于压裂层数多且薄,所造缝的缝宽较窄,且由于支撑剂的大量嵌入,导致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进一步变差。为使裂缝参数与地层参数相匹配,在对不同粒径、铺砂浓度和支撑剂嵌入等复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粒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闭合压力较小时,20/40目与16/30目组合粒径导流能力均与16/30目支撑剂有较大差距,但随着闭合压力的升高,使用组合粒径(20/40:16/30=3:1)获得的裂缝导流能力已经接近单一粒径(16/30目)的导流能力。现场对Y34-38井优化得到了组合粒径的最佳比例,压裂施工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滩坝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191 +191-1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压裂液强制返排中支撑剂回流理论及应用研究 [J].
胡景宏 ;
何顺利 ;
李勇明 ;
赵金洲 ;
刘广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11-114+8
[2]   支撑剂嵌入及对裂缝导流能力损害的实验 [J].
卢聪 ;
郭建春 ;
王文耀 ;
邓燕 ;
刘登峰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99-101+172
[3]   复杂条件下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研究与分析 [J].
金智荣 ;
郭建春 ;
赵金洲 ;
邝聃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284-287+515
[4]   复合压裂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J].
王雷 ;
张士诚 ;
张文宗 ;
温庆志 .
天然气工业, 2005, (09) :64-66+155
[5]   影响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的因素分析与探讨 [J].
温庆志 ;
王强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 (03) :101-104
[6]   水力压裂支撑剂现状及展望 [J].
刘让杰 ;
张建涛 ;
银本才 ;
刘通义 ;
陈小新 .
钻采工艺, 2003, (04) :42-45+8
[7]   超深井酸压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J].
王艳伟 ;
肖玉茹 ;
李青山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6) :518-519+540
[8]   压裂用陶粒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试验研究 [J].
张毅 ;
周志齐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9-41+71
[9]   压裂过程中支撑剂的应用效果 [J].
M.J.Mayerhofer ;
M.F.Richardson ;
马青庄 ;
刘大玉 .
国外油田工程, 1999, (09) :22-23
[10]   高砂比压裂技术及其发展 [J].
王卓飞 .
新疆石油地质, 1994, (04) :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