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

被引:27
作者
秦海
机构
[1] 国家信息中心
关键词
过度竞争; 出口; 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正>竞争是经济生活最为常见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特别关注的命题.竞争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市场上的行为表现,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竞争定义是“力图获得他人也力图获得东西的行.为”.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构造了许多分析竞争的理论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或者是买者竞争、卖者竞争等等,各自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不仅可以通过价格、产量、广告以及营销策略等表面的手段来实现自己预期的市场收益,而且可以通过人才、组织机制和发展战略的深层的手段来保证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无论以何种形式面对市场,每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总是按照自己独特的竞争策略来生存(?).对于一个存在市场的经济类型而言,竞争是必需的,因为它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秩序的下断扩展,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日常问题”的解决.在不存在竞争限制的市场中,竞争总是激烈且残忍的,每一次竞争都以“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为结果.正是因为竞争的这种特性,几乎使我们看不到不带任何限制的竞争,竞争总是或多或少地与管制相联系,管制是政府行为的结果.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竞争,而且可以限制竞争.政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原材料的进口及国际化大宗采购——以铁砂、钢材等物资资源的进口流程为例 [J].
秦海 .
管理世界, 1996, (02) :71-80
[2]   国有工业亏损状况及扭亏策略 [J].
刘富江 ;
杨玉民 ;
王萍 ;
常文莉 .
管理世界, 1995, (03) :133-137
[3]   我国经济规模的现状、问题及改革的思路 [J].
周喜安 ;
范必 .
管理世界, 1995, (03) :119-125
[4]   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亏损 [J].
史泰丽 ;
银温泉 .
经济研究, 1995, (04) :21-28
[5]  
现代日本企业制度.[M].[日]今井贤一;[日]小宫隆太郎 主编;陈晋等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6]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英)哈耶克(Hayek;F.A.Von)著;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