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运动性与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时心源性活性肽变化比较
被引:41
作者:
李维根
李昭波
高云秋
唐朝枢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2] 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心源性活性肽;
心肌肥大;
运动;
高血压;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0.01.010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 ,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比较了运动性和高血压性肥大心脏心肌局部和血浆多种心源性活性肽变化。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 ,游泳运动 10周大鼠 ,左心重 /体重(心系数 )提高 2 5 % (P <0 0 1) ,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内皮素 (endothelin,ET)和心钠素 (atrialna triureticfactor,ANF)含量分别提高 197%、4 4%和 2 3 % (P <0 0 5 ) ,血浆AngⅡ、ET和ANF含量分别提高 4 1%、67%和19% (P <0 0 5 )。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相比 ,运动大鼠心肌AngⅡ、ET和ANF分别降低 64 %、84 %和 10 5 % (P <0 0 5 ) ,血浆AngⅡ、ET和ANF分别降低 2 6%、4 5 %和 4 5 % (P <0 0 5 )。结果表明运动肥大心脏心源性活性肽变化特征与高血压肥大心脏不同。这些不同变化是否对运动性心肌肥大调节具有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8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