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资源禀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关系——黑龙江与江苏的实证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海峰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计划经济体制; 国有经济;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9.18.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南部沿海省份经济迅速发展,而东北老工业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缓慢,各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经济特征明显阻碍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对黑龙江省与江苏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丰富的先天资源禀赋促进了其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与深化,而计划经济体制又通过国有企业促进了资源型地区的资源开发,二者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汪海波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资源经济学.[M].杨秀苔;蒲勇健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3]  
比较经济体制.[M].(美)博恩斯坦(Bornstein;Morris)主编;王铁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4]   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状况研究 [J].
赵丙奇 ;
李玉举 .
财经科学, 2006, (02) :99-106
[5]   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 [J].
宋冬林 ;
汤吉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6) :58-64
[6]   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J].
张秀生 ;
陈先勇 .
经济评论, 2001, (06) :96-99
[7]   论伪满时期的殖民地区域经济一体化 [J].
衣保中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4) :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