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司法改革顶层设计的均衡模型

被引:16
作者
廖奕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转型中国; 均衡模型; 司法改革; 顶层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5 ; 030503 ;
摘要
对转型中国的司法改革而言,理想与现实的失衡有赖于科学的顶层设计予以弥合。司法改革顶层设计必须具有可模型化的目标体系,基于战略模型对总体改革目标具体化,最后回归于整合性的战略评估。在执政党主导的新一轮司法改革规划中,"均衡模型"被赋予了独特的时代使命。在均衡模型的框架中,司法改革的核心战略和目标系统得以明确定位。确保司法权力、权威与权能的多重均衡,实现司法公权与司法人权的制度契合,成为整体性司法改革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 [J].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1) :5-20
[2]   论中国的“共识型”体制 [J].
樊鹏 .
开放时代, 2013, (03) :45-59
[3]   社会转型的“制度陷阱”与中国选择 [J].
刘燕 ;
万欣荣 ;
李典娜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3 (04) :10-16
[4]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 [J].
徐湘林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5) :1-14
[5]   过程与均衡:司法本质的中国语境 [J].
廖奕 .
法学评论, 2009, 27 (01) :9-15
[6]   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 [J].
苏力 .
清华法学, 2007, (01) :6-18
[8]   司法知识与法官流动——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 [J].
艾佳慧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4) :95-112
[9]  
中国司法中的政党[J]. 苏力.法律和社会科学.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