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肉发酵过程中脂肪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8
作者
周才琼
陈东华
李艳芳
杜木英
机构
[1]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酸肉; 环境因子; 微生物; 脂肪; 脂肪酸组成; 营养价值;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09.04.046
中图分类号
TS251.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脂肪降解与酸肉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合理消费。方法:分析酸肉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细菌总数、乳酸菌数、酵母菌数、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及脂肪降解产物的变化。结果: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脂肪、胆固醇逐渐降低,游离脂肪酸逐渐增加;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细菌总数、乳酸菌数、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分别在发酵20、30、10d时达峰值,酵母菌保持稳定;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Aw和pH下降及氯化钠含量增加,乳酸菌数增加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下降;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降低和脂肪及胆固醇降低显著正相关(p<0.05),和游离脂肪酸增加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发酵酸肉脂肪和胆固醇降低有一定营养学意义;发酵60d成品酸肉酸值(AV)及过氧化值(POV)均低于相应标准,可安全食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3+177 +1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M].何照范;张迪清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陈天寿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食品分析.[M].胡明方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周德庆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   低胆固醇发酵肉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J].
刘丽莉 ;
杨协立 ;
张仲欣 ;
不详 .
食品科学 , 2005, (09) :614-618
[6]   中国传统酸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变化 [J].
李宗军 ;
江汉湖 .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4)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