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就业与保增长——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

被引:4
作者
郁建兴
瞿志远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保增长; 就业;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政府开始以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却依然严峻:新增就业负增长的态势仍未改变,劳动力需求减幅较大,隐性失业情况严重,农民工成为企业裁员的主要群体。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并不能自动带来结构调整,有时还会加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伴随着就业弹性系数的不断变化,三次产业的就业拉动能力进一步分化,一味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会进一步固化原有产业结构,并使保增长与保民生之间关系紧张。为此,政府需要切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居民消费并引导其调整消费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 [J].
盛欣 .
理论导刊, 2009, (05) :7-9
[2]   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冲击的政策建议 [J].
蔡昉 ;
王德文 .
学习月刊, 2009, (03) :35-36
[3]   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 [J].
齐艳玲 .
当代经济研究, 2008, (08) :69-71
[4]   论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 [J].
冯素杰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8) :50-56
[5]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国基本民生问题的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J].
郑功成 .
中国劳动, 2008, (08) :6-11
[6]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J].
蔡昉 ;
都阳 ;
高文书 .
经济研究, 2004, (09) :18-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