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材中鞣质的新认识

被引:8
作者
马秀璟
王慧森
刘延泽
机构
[1] 济南军区总医院
[2]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
[3] 河南中医学院 济南
关键词
中草药; 化合物; 没食子酸; 毒性反应; 药用植物; 经济植物; 结晶性; 千屈菜; 黄烷; 生物活性; 涩味; 单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 [中药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鞣质一词首次是Seguin于1796年提出的,仅仅指槲树皮内的能使生皮成革的成分,并指出鞣质能使明胶沉淀。1981年以来,Haslam将“植物鞣质”改称为“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s)或“复杂酚”,而对药用植物中鞣质的研究是在1975年以后,由日本学者奥田拓男(Okuda)和西冈五夫(Nishioka)首先开始的。迄今为止,已发现了400多种新的鞣质及多元酚类化合物。 1 药用植物中鞣质的化学分类 最初鞣质分为可水解鞣质(hydrolyzable tannins)和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s)两类,后来又发现了这两种类型的结合体,称之为复合鞣质(complex tannins),目前将其分为三大类。又根据其水解所得的酚酸及多元醇的不同,分为没食子鞣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抗癌新药威麦宁
    王义林
    [J]. 中国新药杂志, 1998, (01) : 72 - 72
  • [2] 鬼灯擎中丹宁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的核磁共振分析(Ⅱ)
    刘延泽
    袁珂
    王玲
    冀春茹
    吉田隆志
    奥田拓男
    毛利和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5, (03) : 1 - 7
  • [3] 复方■木口服液的药理和毒性研究
    施觉民
    徐宝林
    阮景文
    张文娟
    [J]. 中药通报, 1988, (02) : 39 - 41+63
  • [4] 中药大辞典[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新医学院 编, 1986
  • [5] Stucture and Antiherpetic Activity among the tannins. Takechi M,Tanka Y, Takehara M ,et al. Phytochemistry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