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与民众“公共精神”品质的培养与化育

被引:57
作者
马俊锋 [1 ]
袁祖社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2]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公民社会; 公共精神;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内在地禀赋着重建现代社会“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现代社会本质应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自足性品格的“公民社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健康、发达的社会“公共生活”气象;“公共精神”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精髓,它发端于市场活动的内在要求,位于社会最深、最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肯与追求;中国市场社会中民众“公共精神”与公共生活品质的培养和化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拓展中国公民的“社会空间”;加强全民族的现代“公民意识”及其“公共规则”教育;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性伦理文化资源,形成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美德”风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162 +1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 [J].
廖申白 .
哲学研究, 2001, (11) :67-74+81
[2]  
公共选择理论[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丹尼斯C.缪勒(DennisC.Mueller)著, 1999
[3]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4]  
自由与社群[M]. - 三联书店 , 刘军宁, 1998
[5]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 - 三联书店 , 刘军宁, 1998
[6]  
资本主义的未来[M]. - 三联书店 , (德)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著, 1997
[7]  
价值的颠覆[M]. - 三联书店 , (德)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著, 1997
[8]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汪丁丁著, 1995
[9]  
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基恩(Keane,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