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22
作者
马鸿翔
陈佩度
不详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重点实验室 南京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4] 南京
关键词
黄毛草莓; 凤梨草莓; 种间杂交; 细胞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8.1 [香蕉];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中国原产二倍体黄毛草莓与八倍体栽培种凤梨草莓栽培品种春霄和硕香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了种间杂种。经体细胞鉴定种间杂交后代为五倍体,育性差。株高、植株状态、叶形、叶面状态、叶柄茸毛等性状介于亲本之间;匍匐茎颜色、花序高度等多与母本一致;叶色、花梗茸毛等性状也倾向野生母本。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与野生亲本表现一致的抗叶斑病和炭疽病的杂交后代材料。杂交F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染色体构型为7.55Ⅰ+12.97Ⅱ+0.29Ⅲ+0.16Ⅳ,后期出现畸形多分孢子,推测黄毛草莓与栽培种亲缘关系较远。
引用
收藏
页码:1966 / 1970+2052 +20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J].
雷家军 ;
代汉萍 ;
邓明琴 ;
吴禄平 ;
胡文玉 .
园艺学报, 2002, (06) :519-523
[2]   我国的草莓野生种质资源 [J].
雷家军 ;
杨高 ;
代汉平 ;
吴禄平 ;
邓明琴 .
果树科学, 1997, (03) :198-200
[3]   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及其研究 [J].
晁无疾 ;
钟新 .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04) :3-5
[4]  
落叶果树分类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俞德浚 编著, 1984
[5]  
Introgression of wild species into the cultivated strawberry using synthetic octoploids[J] . M. A. Sangiacomo,J. A. Sulliva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