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后现代特性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调适

被引:18
作者
李颖怡
罗鑫星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后现代主义; 效益主义; 利益平衡; 合理使用制度; 著作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著作权体系产生了扩张的趋势,加之技术性保护措施的合法化,合理使用原则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对此,该文从网络所具有的“后现代特性”与合理使用原则的价值基础“效益主义”着手,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探讨了合理使用原则调适的基本走向,并对我国相关的立法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适度扩大适用范围,以契合网络的“后现代特性”所主张的互动与开放精神,以及以利益平衡为内核的“效益主义”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127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超文本文学的后现代性特征 [J].
郑笑兵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72-74
[2]   互文性:后现代主义文本意义的增殖范式 [J].
杨增和 .
理论与创作, 2006, (01) :9-11
[3]   超文本文学及其后现代特性 [J].
徐文武 .
当代文坛, 2001, (06) :60-63
[4]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 商务印书馆 , 黄海峰执行编辑, 2002
[5]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波林·罗斯诺(PaulineMarieRosenau)著, 1998
[6]  
知识产权研究[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郑成思主编, 1998
[7]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吴汉东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