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性别就业差异

被引:4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性别就业差异; Heckman两步法; 截面Probit模型;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4.07.008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102 +1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对外贸易、国内就业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J].
魏浩 .
经济学家, 2013, (01) :67-76
[2]   垂直专业化贸易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就业结构? [J].
唐东波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18-131
[3]   贸易开放与性别工资差距 [J].
刘斌 ;
李磊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29-460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9) :3-12
[5]   东北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分析 [J].
张世伟 ;
郭凤鸣 .
东北亚论坛, 2010, 19 (04) :112-119
[6]   关税减让对就业的影响:理论分析及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J].
王苍峰 ;
王恬 .
经济评论, 2010, (03) :83-91
[7]   中国性别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J].
陈建宝 ;
段景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87-97
[8]   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异 [J].
潘士远 .
经济研究, 2007, (06) :98-105+141
[9]   工资分布的性别差异:分位数分解方法 [J].
葛玉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7, (04) :22-30
[10]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 [J].
桂琦寒 ;
陈敏 ;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 2006, (02)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