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洋微藻生产DHA和EPA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22
作者
古绍彬
虞龙
向砥
于洋
余增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安徽合肥
[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安徽合
关键词
微藻;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J].
戴俊彪 ;
吴庆余 .
海洋科学, 2000, (06) :29-33
[2]   海洋微藻在医药上的应用 [J].
王菊芳 ;
梁世中 .
广东药学院学报, 1999, (04) :303-306
[3]   微藻的应用概述 [J].
梁英 ;
麦康森 ;
孙世春 .
海洋湖沼通报, 1999, (02) :70-82
[4]   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功效及开发利用 [J].
陈永 ;
韩艳霞 ;
曹红霞 .
开封大学学报, 1999, (02) :28-31
[5]   海洋微生物发酵生产廿二碳六烯酸(综述) [J].
张羽航 ;
林炜铁 ;
姚汝华 ;
黄惠琴 ;
鲍时翔 .
海洋通报, 1999, (01) :88-92
[6]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J].
戴传超 ;
袁生 ;
刘吉华 .
微生物学杂志, 1998, (04) :48-51+62
[7]  
海洋微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Ⅰ.几种常用海洋微藻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J]. 李荷芳,樊云真,刘发义.海洋科学集刊. 1998(00)
[8]   藻类基因工程及其展望 [J].
陈颖 ;
李文彬 ;
孙勇如 .
世界农业, 1998, (06) :30-32
[9]   离子束与生命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J].
余增亮 .
物理, 1997, (06) :15-20
[10]   微藻育种与培养研究概况 [J].
戴继勋 .
生物工程进展, 1996, (06)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