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99.5.7”昆明大暴雨分析
被引:16
作者:
郭荣芬
鲁亚斌
李自顺
机构:
[1] 云南省气象台
[2]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来源:
关键词:
昆明;
大暴雨;
物理机制;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MS 5卫星云图、常规历史资料和T10 6资料 ,通过湿位涡、螺旋度、湿 Q矢量及散度、锋生函数等理论 ,对 1999年 5月 7日昆明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 ,并从影响系统及热能条件与 1986年 6月 7日的昆明大暴雨对比 ,结果表明 :在昆明春季连续几次冷空气影响下 ,由于西南急流的建立 ,在冷空气的协同作用下 ,也能造成大暴雨天气。昆明处于 2 0 0hPa高空急流右侧 ,70 0hPa低空急流左前侧 ;物理机制上 ,云南处于湿舌区内 ,昆明 70 0hPa湿位涡经历了由MPV1大于 0、MPV2小于 0到MPV1小于 0、MPV2大于 0的转换。昆明大暴雨出现在 :①MPV2小于 0等值线密集区的南部 ;② 70 0hPa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南部 ;③湿 Q矢量辐合及散度负值中心处。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