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风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3
作者
周国莲 [1 ,2 ]
普贵明 [2 ]
高敏琪 [2 ]
李磊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云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孟加拉湾风暴; 移动方向; 合成分析; 大气环流; 特征;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NCEP/NCAR资料,对1945~2008年孟湾风暴期间500 hPa和700 hPa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得出:①不同移动路径的风暴与不同特征的大气环流有明确的相互配合关系,孟湾风暴期间,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风暴向东北或西北移动时贝-巴之间的脊稍弱.②孟湾风暴向东、东北移动期间,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平流沿青藏高原南下进入云南,促使高原东南侧的低槽切变或横槽切变向南移动进入云南.但印度半岛至孟湾北部的反气旋强弱不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不同,高原南侧的系统也不相同.前者副高位置偏南偏西,西脊点西伸至92°~97°E间,脊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10°N以南,副高西北侧为偏西气流.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移动.后者副高位置略偏北,西脊点位于108°E附近,脊线位于10°~18°N间,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控制孟湾东部至低纬高原地区,滇缅间为西南急流区,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北方向移动.但两者都会给云南造成强降水天气过程.③风暴向北移动时,中高纬度气流较为平直,高原南侧至孟湾北部为低槽区,印度半岛为反气旋环流控制.副高西脊点位于100°~106°间,脊线呈东西走向,位于15°~25°N间,中南半岛到孟湾东部为偏南气流控制.印度东部的西北急流和滇缅间的西南急流引导风暴向北移动.④西北和向西移动的孟湾风暴多发生在10°N以南的孟加拉湾地区,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着20°N以南地区.中低纬度地区为平直西风气流.孟湾东部为副高外围的偏东气流控制,北部为偏北气流.这两类风暴对低纬高原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低纬高原的环流和云图特征分析 [J].
许美玲 ;
张秀年 ;
杨素雨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4) :395-400
[2]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云南持续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周国莲 ;
鲁亚斌 ;
张腾飞 ;
普贵明 ;
徐八林 ;
高敏琪 .
气象科技, 2006, (03) :280-285
[3]   孟加拉湾风暴暴雨的能量分析 [J].
许美玲 ;
段旭 ;
张秀年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2) :277-282
[4]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J].
鲁亚斌 ;
张腾飞 ;
徐八林 ;
杨明 ;
周国莲 ;
索渺清 ;
寸灿琼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02) :201-206+258
[5]   初夏孟湾风暴造成云南连续性强降水的中尺度分析 [J].
张腾飞 ;
段旭 ;
张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1) :67-73
[6]   孟加拉湾云团影响下云南强降水分析 [J].
李英 ;
张腾飞 ;
索渺清 .
气象科学, 2003, (02) :185-191
[7]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的若干特征 [J].
李玉柱 .
气象, 1981, (0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