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被引:22
作者
卢建旗 [1 ,2 ]
李山有 [1 ]
李伟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衰减关系; 烈度; 地震动; 中强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42 [勘测、设计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影响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地震区划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是依据6级以上地震的地面运动资料得到的,并没有考虑中强地震的衰减特性。为此,文中利用现有的烈度资料和其他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来建立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华中、华南、东北等地区的51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运用单随机变量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然后以美国西部地区为参考地区,运用缺乏地震动参数的地震动估计方法—地震对映射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峰值加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最后,通过与我国强地震区和中强地震区已有的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对比,验证了得出的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俞言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 01
[2]   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重要性及关键技术进展 [J].
高孟潭 ;
肖和平 ;
燕为民 ;
俞言祥 ;
陈鲲 ;
陈学良 .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01) :1-7
[3]   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J].
王继 ;
俞言祥 .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01) :20-26
[4]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衰减关系 [J].
俞言祥 ;
汪素云 .
地震学报, 2004, (06) :591-600
[5]   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分析与确定 [J].
王小龙 ;
吴晓莉 .
四川地震, 2004, (02) :8-11
[6]   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J].
石树中 ;
沈建文 .
中国地震, 2003, (04) :1-9
[7]   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的衰减规律 [J].
高玉峰 ;
谢康和 ;
曾国熙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0, (04) :56-60
[8]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J].
汪素云 ;
俞言祥 ;
高阿甲 ;
阎秀杰 .
中国地震, 2000, (02) :5-12
[9]   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 [J].
胡聿贤,周克森,阎秀杰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 (03) :1-10
[10]   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 [J].
陈达生 ;
刘汉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03)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