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SO2,SO4=和HNO3(g)干沉降速度的季节变化

被引:7
作者
毛节泰
李建国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污染物,干沉降,输送阻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使用中国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各主要台站1992年全年00点和12点(GMT)地面及探空资料,由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4产生中国东部地区地面以上大约40m高度(最低模式层)处二维温度、湿度和风场,使用污染物干沉降模块及该地区下垫面类型资料,计算出了该地区SO2,SO=4和HNO3(g)全年干沉降速度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类型的综合影响,3种污染物的干沉降速度有明显的变化。对SO2,全年区域平均极小值为0.088cm/s,极大值为1.275cm/s,平均值为0.430cm/s;对SO=4,分别为0.014cm/s,0.287cm/s和0.118cm/s;对HNO3(g),分别为0.060cm/s,5.250cm/s和1.123cm/s。SO2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一带,对SO=4和HNO3(g),除在上述沙漠地带有一极大值区域外,在靠近四川的云贵高原尚有另一极大区。对1992年全年来说,SO2和HNO3(g)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均出现在七月份,分别为0.552cm/s和1.518cm/s;而对SO=4,干沉降速度极大值出现在九月份,其值为0.096cm/s。这些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5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南昌地区若干污染物干沉降速度的测量 [J].
毛节泰,胡新章 .
气象科技, 1996, (02) :36-42
[2]   二氧化硫干沉降的测量 [J].
范思泓 ;
洪钟祥 ;
周乐义 ;
沈剑青 .
大气科学, 1993, (01) :106-111
[3]   用间接浓度法测量干沉积通量 [J].
袁撰英 .
大气科学 , 1986, (04) :357-370
[4]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M]. - 气象出版社 , (美)斯塔尔(Stull,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