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后溶酶体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变和蓝靛果的作用

被引:16
作者
金政
王启伟
李相伍
金美善
机构
[1] 延边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吉林
[2] 延吉
关键词
肝衰竭; 急性; 溶酶体; 植物,药用; 小鼠;
D O I
10.16068/j.1000-1824.2001.02.001
中图分类号
R364.2 [物质代谢和营养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蓝靛果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肝细胞损伤模型 ,观察肝细胞中溶酶体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肝细胞中溶酶体数量减少 ,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结论 ]蓝靛果对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正常大鼠肾脏细胞溶酶体膜的构成蛋白 [J].
安劬 ;
李曼 ;
黄敏 ;
温冰 .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1992, (01) :85-87+143
[2]   急性缺血对犬的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影响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J].
刘树元 ;
熊希凯 ;
张艳 ;
李成辉 .
解剖学报, 1991, (S1) :46-49+141
[3]  
组织化学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啸梅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