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少国
贺福珍
张连城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因素;
D O I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09.06.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北京市作为经济条件优越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各种资源快速集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动力分配状况值得去研究揭示,以便为北京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了北京市1991~2006年期间的各种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表明在这段时期要素投入的增长,尤其是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从投资和消费角度 [J].
吴诣民 ;
刘世彦 .
当代经济科学, 2000, (06) :79-82
[2]   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在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J].
杨宏林 ;
詹锋 .
统计教育, 2004, (02) :46-48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 [J].
黄永兴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22-126
[5]  
发展经济学[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谭崇台主编, 2000
[6]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经济科学, 1999, (04)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