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杂交F1的遗传性状

被引:46
作者
杨怀宇
李恩发
邹曙明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团头鲂; 三角鲂; 杂交; 形态; 传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 [各种鱼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对杂交F1遗传特征的影响强于团头鲂母本。(2)躯干部特征、头尾轴特征及背棘等为区分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及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及种内遗传差异
    李思发
    朱泽闻
    邹曙明
    赵金良
    蔡完其
    [J]. 动物学报, 2002, (03) : 339 - 345
  • [2] 罗非鱼杂交F1代与亲本的遗传关系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夏德全
    曹萤
    杨弘
    吴婷婷
    [J].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4) : 29 - 32
  • [3] 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许明辉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108 - 113
  • [4] 亲本对后代群体的不均等遗传贡献及其优化控制
    杨宁
    吴常信
    [J]. 遗传学报, 1993, (04) : 294 - 299
  • [5] 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楼允东
    张克俭
    徐庆登
    顾觉琰
    董广友
    宋文立
    [J]. 遗传, 1992, (04) : 18 - 20
  • [6] 江蓠新品种培育
    曾淑芳
    刘思俭
    揭振英
    吴丽荷
    尤春暖
    费修绠
    张学成
    [J].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0, (01) : 23 - 27
  • [7] 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单杂10号”的培育
    方宗熙
    欧毓麟
    崔竞进
    [J].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 (01) : 64 - 72
  • [8] 鲤鱼体色体型遗传的研究
    张建森
    潘光碧
    [J]. 水产学报, 1983, (04) : 301 - 312
  • [9] 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M]. - 科学出版社 , 钟麟等著, 1965
  • [10] 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种质研究[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思发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