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执政党调适性: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战略取向

被引:29
作者
唐皇凤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关键词
调适性; 执政党建设; 政治发展; 中国经验;
D O I
10.14167/j.zjss.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D25 [党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政党变革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是政党变革的直接原因,外部因素是政党变革的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转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迁。中国共产党通过意识形态创新,在组织建设中稳步扩大执政的社会基础,不断提高党内治理的制度化水平,有效整合各种合法性资源,在渐进调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适应性,增强执政党的调适性是中国政党变革和治理转型的核心主题。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中国执政党建设就是在挑战中生存,在适应中演进的,这种渐进调适过程3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调适性的基本立足点,最终通过执政党的转型与重构引导和推动中国国家的现代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156 +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民主的长征.[M].吕增奎;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  
中国改革三步走.[M].郑永年; 著.东方出版社.2011,
[3]  
中国共产党.[M].(美) 沈大伟;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  
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林尚立等;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5]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 [J].
唐皇凤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3) :103-110
[6]   变化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调适性——海外中国研究的视角 [J].
李春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2) :212-222
[7]   政党适应性视角下的政治变迁——基于二战后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分析 [J].
胡荣荣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2, 28 (01) :72-77
[8]   当前党的群众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J].
全国党建研究会社区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
周鹤龄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02) :60-69
[9]   党员数量结构的新变化及其新挑战 [J].
陈志刚 .
探索, 2010, (06) :21-24+29
[10]   西方政党适应性问题理论述评 [J].
聂平平 ;
武建强 .
新视野, 2010, (04)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