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归因方式、幸福感及其文化价值观的对照研究

被引:6
作者
向娥英 [1 ]
黄任之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归因; 主观幸福感; 文化价值观;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8.03.025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同龄儿童在归因方式、幸福感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73名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和长沙某社区79名同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少管所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有更多品行障碍;流动儿童的集体主义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城市儿童,而在个人主义分量表上低于城市儿童;对正性事件,少管所流动儿童较多认为这是外部的、暂时的、不影响生活其他方面,而将负性事件较多地归因为内部的、持久的,可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城市儿童则相反;流动儿童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评价比较低,而城市儿童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高。归因方式、主观幸福感和文化价值观都可以预测品行障碍,β值分别为0.23、0.16和0.20。结论:不适当的归因方式、低主观幸福感和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是预测少管所流动儿童品行障碍的重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J].
程黎 ;
高文斌 ;
欧云 ;
刘正奎 ;
王文忠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4) :389-391+394
[2]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J].
申继亮 ;
王兴华 .
中国妇运, 2007, (06) :27-29+38
[4]   长宁区流动人口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分析 [J].
陆建英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2) :158-158
[5]   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现状的分析研究 [J].
陆中静 .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6, (04) :11-12
[6]   农民工的流动儿童生存环境与就学的相关分析 [J].
李朝晖 .
南方人口, 2006, (04) :40-47
[7]   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 [J].
郭文斌 ;
姚树桥 ;
蚁金瑶 ;
彭纯子 ;
杨碧秀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3, (02) :92-95
[8]   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J].
金泽刚 .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1) :30-35
[9]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J].
王文忠 ;
徐莎莎 ;
刘正奎 ;
欧云 ;
高文斌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