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标准、日期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被引:45
作者
廉毅
沈柏竹
高枞亭
安刚
唐晓玲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东北区; 建立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利用中国东北区 80个测站 ,1980年以来近 2 0a逐日降水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 ,提出了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和撤退的标准 ,即取 85 0hPa候平均资料 ,作沿 12 2 .5°E时间 纬度剖面图 ,将θse的336K和南风 4m/s等值线同时越过 4 0°N的候定义为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日期 (候 ) ,持续及累积的总候数为影响时间 ;该年θse的 336K等值线永久撤离到 4 0°N以南的候为东亚夏季风从中国东北区撤退的日期 ;如果某年θse的 336K和南风 4m/s等值线没有同时北移越过 4 0°N的候出现 ,确定为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没有建立的年份。文中相应给出 1980~ 2 0 0 0年建立、持续及累积和撤退的时间年历表 ,经计算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平均日期为第 4 1候 ( 7月第 5候 ) ,累积平均影响候数为 3.6候 ( 18d左右 ) ,开始撤退的平均日期为第 4 5候( 8月第 3候 ) ;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前后的候降雨量增加和撤退前后候降雨量递减十分显著 ,建立时水汽场由辐散转变为辐合。文中还定义了中国东北区强夏季风的年份 (建立的时间早 ,且累积候≥ 4候的年份 )为1981,1988,1990和 1994年 ,与国内学者定义的强夏季风年基本一致 ;在中国东北区没有建立东亚夏季风的年份为1980 ,1983,1987,1991,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8+643 +64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北亚地区夏季850hPa南风异常与东北旱涝的关系 [J].
孙力 ;
安刚 ;
唐晓玲 .
大气科学, 2003, (03) :425-434
[2]   东亚季风El Nio与中国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关系初探 [J].
廉毅 ;
安刚 .
气象学报, 1998, (06) :85-96
[3]   吉林省4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J].
廉毅 ;
安刚 ;
王琪 ;
倪超玉 ;
袭祝香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2) :70-77
[4]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J].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 .
大气科学, 1996, (05) :575-583
[5]   近40年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施能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2) :175-182
[6]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J].
赵汉光,张先恭 .
气象, 1996, (04) :8-12
[7]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北进及其低频振荡 [J].
朱乾根 ;
杨松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89, (03) :249-258
[8]   1979年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分析 [J].
喻世华 ;
颜景容 .
热带气象, 1986, (01) :55-61
[9]   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结构及其中期变动 [J].
陈隆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6) :744-758
[10]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J].
郭其蕴 .
地理学报, 1983, (03) :2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