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东亚邻近区域对流层顶气压场的时空演变结构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卫国 [1 ]
孙绩华 [2 ]
吴涧 [1 ]
杨利群 [3 ]
金建德 [4 ]
杨茜 [1 ]
王颢樾 [1 ]
陈新梅 [1 ]
左群杰 [1 ]
樊雯璇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2]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贵州省气象局
[4] 贵阳市气象局
关键词
对流层顶; 青藏高原; 东亚邻近区域; 气压场; EOF分析; 小波分析;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1948~2004年青藏高原及东亚邻近区域对流层顶气压场的时空演变结构进行了分析。由EOF分解得到的第1模态所占的方差贡献率较大,对应的空间分布场及其时间系数变化均能有效地反映气压场的主要演变特征。各季节不同模态呈现的高纬度、副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空间场结构形态具有共性与季节性特征,且对流层顶断裂带位置变化也较为清晰。零等值线的季节性摆动,在冬季处于最北端。热带气压场随时间的变化与时间系数的变化相似性最大,不同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振荡现象。同时,对各季节第1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进行Morlet小波分析,进一步得到了不同季节气压场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结构特征。对流层顶冬半年的时域演变尺度大于夏半年,并具有复杂的多时间尺度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夏季青藏高原上影响MCS东移的动力场特征研究 [J].
戴晓燕 ;
过仲阳 ;
吴健平 ;
王琦 ;
林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600-604
[2]   地面热源强迫对青藏高原低涡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J].
李国平 ;
刘红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632-637
[3]   全球平流层-对流层之间臭氧通量的时空演变研究 [J].
王卫国 ;
樊雯璇 ;
吴涧 ;
谢应齐 ;
袁敏 ;
陈新梅 ;
杨茜 ;
王颢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6) :1595-1607
[4]   大气对流层顶的臭氧时空分布变化 [J].
王卫国 ;
袁敏 ;
吴涧 ;
樊雯璇 ;
王颢樾 ;
刘晓璐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09-517
[5]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交换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陈洪滨 ;
卞建春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6, (05) :813-820
[6]   全球对流层顶温度场演变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J].
吴涧 ;
杨茜 ;
王卫国 ;
袁敏 ;
樊雯璇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23-332
[7]   全球对流层顶气压场和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结构特征 [J].
王卫国 ;
樊雯璇 ;
吴涧 ;
孙绩华 ;
袁敏 ;
杨茜 ;
王颢樾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27-135+177
[8]   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生物质燃烧响应的模拟研究 [J].
陈新梅 ;
王卫国 ;
吴涧 ;
樊雯璇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45-50
[9]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 [J].
王卫国 ;
吴涧 ;
刘红年 ;
郭世昌 ;
陈新梅 ;
罗燕 .
大气科学, 2005, (05) :734-746
[10]   生物质燃烧对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对流层臭氧含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吴涧 ;
蒋维楣 ;
陈新梅 ;
王卫国 ;
郭世昌 ;
谢应齐 ;
刘红年 .
环境科学, 2004,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