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白散、七白微粉经皮给药的药效学对比研究附视频

被引:14
作者
刘颖 [1 ]
潘德高 [2 ]
廖志航 [1 ]
杨殿兴 [3 ]
周丽娟 [1 ]
官怀 [1 ]
曹桂 [1 ]
白雪 [1 ]
郑孝炳 [1 ]
机构
[1]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2] 成都贝利微粉中药有限公司
[3]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关键词
中药微粉; 外用药; 药效学; 黄褐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中药传统散剂与中药微粉经皮给药的药效学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0.4%的黄体酮注射液注射于豚鼠体内1月,造黄褐斑动物模型,超微七白散、普通七白散背部涂擦预先治疗,以皮肤和肝脏组织酪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作为考察模型是否成功和治疗的依据。结果:高剂量的超微七白散可明显对抗黄体酮造成豚鼠皮肤、肝脏的酪氨酸值、丙二醛值升高和皮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降低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其作用强于同剂量的普通七白散。结论:中药微粉外用药效优于普通散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褐斑的研究现状 [J].
崔正军 .
四川医学, 2004, (01) :116-118
[2]   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维生素 C、E含量的测定 [J].
易运连 ;
饶汉珍 ;
汤爱国 .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 (06) :332-333
[3]   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Ⅰ.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雷铁池 ;
朱文元 ;
夏明玉 ;
张美华 ;
范卫新 .
中草药, 1999, (05) :336-339
[4]   黄褐斑与女性激素的关系 [J].
郑乐 ;
刘嘉茵 ;
孙勇 ;
于月琴 ;
包为政 ;
包荫堂 ;
沈华 ;
曹敖清 ;
杨怀恭 ;
赵辨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6, (03) :54-54
[5]   七种增白中药在体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 [J].
尚靖,敖秉臣,刘文丽,徐建国 .
中国药学杂志, 1995, (11) :653-655
[6]   黄褐斑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初探 [J].
王国丽,李慕庄,宋翔,陶晓萍,李绍兴 .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4, (03)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