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120
作者
陈劲 [1 ,2 ]
阳镇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融通创新; “卡脖子”技术; 创新链; 产业链;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21.05.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近年来如何识别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议题。既有的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范式在面对"卡脖子"技术突破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受阻,融通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范式,聚焦于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融通动力机制、各类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创新成果转化与成果共益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等多种机制以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大中小企业与"国企+民企"之间的融通创新。融通创新视角下的"卡脖子"技术突破涉及到创新制度与政策、产业链与创新链、大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等四维融通过程,并在载体支撑层面以"央企+民企"创新共同体、产学研融通组织、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组织模式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支撑,并最终形成面向产业发展(产业链)中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创新链)的"制度—主体—要素—组织"融通创新的整合框架。未来,探索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需进一步在创新政策层面加速实现各类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的融通整合、在创新主体层面形成面向国民共进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在组织载体层面大力培育面向"卡脖子"技术突破的全新融通组织。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技术政策:理论逻辑、突出问题与优化 [J].
陈劲 ;
阳镇 .
经济学家, 2021, (02) :33-42
[2]   双循环格局下的链长制: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的新形态和功能探索 [J].
刘志彪 ;
孔令池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1) :110-118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J].
陈劲 ;
阳镇 ;
尹西明 .
当代经济科学, 2021, 43 (01) :1-9
[4]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J].
陈劲 ;
阳镇 ;
朱子钦 .
改革, 2020, (12) :5-15
[5]   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 [J].
陈劲 ;
尹西明 ;
阳镇 .
科学与管理, 2020, 40 (06) :1-5
[6]   数智化时代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与治理 [J].
阳镇 ;
陈劲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 22 (06) :33-51
[8]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机制 [J].
于良 .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07) :8-9
[9]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 [J].
张其仔 ;
许明 .
改革, 2020, (06) :58-70
[10]   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与实践范式 [J].
肖红军 ;
阳镇 .
经济管理, 2020, 42 (04) :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