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和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占奎
王伟志
傅立新
赵建国
宋平
机构
[1] 天津中医学院
[2]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3]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天津
[4] 天津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5.06.006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针灸观察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各30例。通过颈动脉彩超的测定,观察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内膜厚度(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舒张末期最小值(M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结果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消退作用,其中以扁平斑、软斑效果较好,能够明显减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针灸对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PS、MD和P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降低RI,增加双侧颈动脉的内径厚度,减小IMT。结论 针灸可改善颈动脉和脑动脉血流状况,有助于减轻和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