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身份的调整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吴卡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家定位; 国际身份;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法;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160307.009
中图分类号
D996 [国际经济法];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带一路路线图"的出台,表明"一带一路"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的国际身份随之由主要追求自身发展的地区性大国正式向引领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兴世界大国转变。基于该身份调整,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力论"与"利益论"的物质维度,从"观念论"的智识维度以及从"正义与秩序论"的价值维度,结合相关国际法文件与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后表明,"一带一路路线图"具有深厚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基础,据此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作用、举措、观念和目标等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的重大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迈向世界大国之路 [J].
叶自成 .
国际政治研究, 2003, (03) :73-86
[2]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 [J].
韦宗友 .
国际论坛, 2011, 13 (02) :8-14+79
[3]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Law. Jutta Brunnee,Stephen Toop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State of the Art . 2012
[4]   非洲发展大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J].
刘鸿武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2) :72-87
[5]   正确义利观: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原则 [J].
秦亚青 .
求是, 2014, (12) :55-57
[6]  
“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 2015(01)
[8]  
国际法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铁崖著, 1998
[9]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
[10]  
PoliticalTheory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 BEITZCharles.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