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类立克次体自然感染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9
作者
刘英杰
王崇明
朱洺壮
王秀华
李赟
张宏义
任晴光
潘金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青岛海洋大学
[4]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渔管委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类立克次体; 自然感染; 人工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4 [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导致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可疑病原进行了系统调查 ,在栉孔扇贝体内发现 1种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根据该原核生物超微形态结构及所形成的包涵体形态特征及染色性质分析 ,初步确定为类立克次体 (Rickettsia likeorganisms ,RLO)。该RLO大小为 (3.6 2 3± 1.4 35 ) μm× (1.343± 0 .32 6 ) μm (n =4 5 ) ,主要寄生在栉孔扇贝的鳃、消化腺的上皮组织中。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水温及栉孔扇贝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人工感染试验证明 ,RLO可引起栉孔扇贝感染 ,但不形成大面积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本研究表明 ,RLO对栉孔扇贝不具明显的致病性 ,不是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2+391 +391-3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皱纹盘鲍肠上皮组织立克次体超微结构与细胞病理学研究 [J].
姜明 ;
刘云 ;
陶蓉 ;
范瑞青 ;
姜国良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914-918
[2]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探讨 [J].
王运涛 ;
相建海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770-774
[3]   海湾扇贝消化盲囊衣原体样生物的病理学研究 [J].
王文兴 ;
罗挽涛 ;
薛清刚 ;
宋庆云 ;
朱俊萍 ;
谭金山 ;
候颖一 ;
邹国祥 .
海洋科学, 1998, (03) :23-25
[4]  
海水养殖动物的免疫、细胞培养和病害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管华诗主编, 1999
[5]  
医用立克次体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曦 主编, 1984
[6]   RICKETTSIAL INFECTION IN MARINE CRUSTACEA [J].
BONAMI, JR ;
PAPPALARDO, R .
EXPERIENTIA, 1980, 36 (02) :180-181
[7]  
Host response to rickettsial infection in 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L. Gulka G, Chang P W.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 1984
[8]  
A Rickettsiales-like infection in the Pacific razor clam, Siliqua patula. Elston R, Peacock M G.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