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梯田景观的灾害防御机制与效益分析——以紫鹊界梯田为例

被引:15
作者
甘德欣 [1 ]
龙岳林 [1 ]
黄璜 [2 ]
熊兴耀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系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隐形水库; 分级截流; 分散蓄水; 防灾机制;
D O I
10.13577/j.jnd.2006.0618
中图分类号
S284 [丘陵地、山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于2005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梯田坡度在25~40°,共500余级,10万多丘。分析其生态与社会条件表明,紫鹊界梯田之所以可持续利用的灾害防御机制是:发挥了稻田“隐形水库”的集雨功能,趋利避害;分级截流分散蓄水,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传统耕作维护了梯田结构。与水平双季稻田相比,该梯田提高了截水量和光能利用率,延长了农闲蓄水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湖南紫鹊界梯田申请世界遗产SWOT分析 [J].
肖曾艳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6) :76-79
[2]   紫鹊界梯田保水机理解析 [J].
秦仁秋 .
湖南水利水电, 2005, (03) :47-48
[3]   试论洪涝对水稻的影响 [J].
李永和 ;
石亚月 ;
陈耀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6) :83-87
[4]   湖南省山洪灾害及防治对策 [J].
曾扬 ;
肖坤桃 ;
陈文平 .
山地学报, 2004, (03) :337-339
[8]   湖南境内隐形水库与水库的集雨功能 [J].
黄璜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4-8
[9]  
水土保持工程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礼先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