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坡折带类型及其对高位域砂体的控制

被引:6
作者
郝琦 [1 ]
刘震 [1 ]
赵贤正 [2 ]
李春霞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坡折带; 高位体系域; 砂体; 岩性地层油藏; 二连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连盆地坡折带按形成时间可以分为同沉积坡折带和古地貌坡折带;按成因机制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构造坡折带又可分为断裂坡折带和褶皱坡折带;具有多级坡折带的特点。坡折带控制了高位体系域内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使得高位域砂体形成上倾尖灭和透镜体岩性圈闭。多级坡折带的不同类型坡折带上发育不同类型和形态的高位域砂体。同时,坡折带的平面展布也控制了高位域砂体的分布,形成了岩性地层油藏富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188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坡折带特征及其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 [J].
于红枫 ;
王英民 ;
辛仁臣 ;
吕修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6-31+89
[2]   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带与低位扇序列 [J].
隋风贵 ;
郭玉新 ;
王宝言 ;
曹建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63-67
[3]   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以二连盆地为例 [J].
费宝生 ;
汪建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22-23+38
[4]   陆相盆地坡折带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战略 [J].
李群 ;
王英民 .
地质论评, 2003, (04) :445-448
[5]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6]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7]   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因及成藏特征 [J].
姜秀芳 ;
宗国洪 ;
郭玉新 ;
李传华 ;
向立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43-144
[8]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