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被引:13
作者
蔡树群
苏纪兰
甘子钧
刘秦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 青岛海洋大学 广东广州
[4] 浙江杭州
[5] 广东广州
[6] 山东青岛
关键词
数值模式; 南海; 环流; 季风; 涡旋; 波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 -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结果表明 :夏季期间 ,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 ,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 ;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 ,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 ,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 ,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 ;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冬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J].
蔡树群 ;
苏纪兰 ;
甘子钧 ;
刘秦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5) :14-23
[2]   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 [J].
方文东 ;
郭忠信 ;
黄羽庭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1) :2264-2271
[3]   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 [J].
许建平 ;
苏纪兰 .
热带海洋, 1997, (02) :1-23
[4]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J].
蔡树群,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2) :12-20
[5]   南海环流的一个约化模式 [J].
刘先炳 ;
苏纪兰 .
海洋与湖沼, 1992, (02) :167-174
[6]  
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选集 .2 曾庆存. 海洋出版社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