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

被引:120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膨胀土; 干湿循环; 土吸力; 膨胀势; 体积收缩; 干缩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43 [膨胀性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为了了解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分别开展了两组干湿循环试验。在控制吸力干湿循环试验中,吸力控制范围为0.4~262 MPa,采用了两种吸力控制方法,分别为渗析法(吸力<4 MPa)和蒸汽平衡法(吸力>4 MPa),当每一级吸力达到平衡时,测量试样对应的含水率和体积;在常规干湿循环试验中,采取了两种干缩路径,分别为全干燥和部分干燥,并测量试样在每次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轴向变形及循环结束后的含水率。结果表明:在脱湿和吸湿过程中,试样孔隙比随吸力变化可分3个典型阶段:大幅变化阶段(0.4~9 MPa)、过渡阶段(9~82 MPa)和平缓阶段(82~262 MPa);当吸力大于113 MPa时,试样的胀缩变形基本可逆,而当吸力小于113 MPa时,试样的胀缩变形表现出明显的不可逆性,且不可逆程度随吸力的减小而增加。试样在常规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胀缩变形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胀缩特征受干缩路径的影响非常明显,全干缩路径中测得的膨胀率高于部分干缩路径,膨胀速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试样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膨胀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吸湿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76 / 13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非饱和重塑土的干燥收缩试验研究 [J].
栾茂田 ;
汪东林 ;
杨庆 ;
李培勇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1) :118-122
[2]   有荷条件下膨胀土的干湿循环胀缩变形及强度变化规律 [J].
杨和平 ;
张锐 ;
郑健龙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1936-1941
[3]   室内吸力量测与上海软土土水特征 [J].
叶为民 ;
唐益群 ;
崔玉军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3) :347-349
[4]   膨胀土干湿循环胀缩裂隙演化的CT试验研究 [J].
卢再华 ;
陈正汉 ;
蒲毅彬 .
岩土力学, 2002, (04) :417-422
[5]   击实膨胀土的循环膨胀特性研究 [J].
刘松玉 ;
季鹏 ;
方磊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1) :12-16
[6]   平面应变条件下膨胀土卸荷变形试验研究 [J].
刘祖德 ;
孔官瑞 .
岩土工程学报, 1993, (02) :68-73
[7]  
Analyse du comportement d’un sol argileux sous sollicitations hydriques cycliques[J] . Geremew Zemenu,Audiguier Martine,Cojean Roger.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 2009 (3)
[8]   An evaluation of the osmotic method of controlling suction [J].
Delage, P. ;
Cui, Y. J. .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3 (01) :1-11
[9]  
Measuring and modelling the soil shrinkage characteristic curve[J] . W.M. Cornelis,J. Corluy,H. Medina,J. Díaz,R. Hartmann,M. Van Meirvenne,M.E. Ruiz.Geoderma . 2006 (1)
[10]  
Expansive bentonite–sand mixtures in cyclic controlled-suction drying and wetting[J] . E.E. Alonso,E. Romero,C. Hoffmann,E. García-Escudero.Engineering Geology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