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地区引种的大田西瓜的一些光合特性(简报)

被引:3
作者
杨甲定
刘志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大田西瓜; 光合作用;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1.03.004
中图分类号
S651 [西瓜];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引种到西藏高原地区的大田西瓜 ,其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约为 2 5 0 μmol·m-2 ·s-1,光饱和点约为86 0 μmol·m-2 ·s-1。开花初期 (6月 )的净光合速率 (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 ,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故认为 ,因雨季造成的土壤水分充足可能是这一地区大田西瓜不产生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大田西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上午 9:0 0和11:0 0时较高 ,是蒸腾作用较低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其生理生态基础的研究 [J].
黄占斌 ;
山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263-269
[2]   青海高原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中午降低现象对环境中生态因素的响应 [J].
张树源,武海,沈振西,钟海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5, (03) :212-218
[3]   青海高原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Ⅱ.高寒草甸植物的光合作用 [J].
张树源 ;
武海 ;
陆国泉 .
西北植物学报, 1993, (04) :302-307
[4]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10
[5]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研究.[M].刘志民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M].侯光良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  
西藏气候.[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