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蝎胶囊对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损害干预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吕嵘
徐敏华
卫洪昌
朱晓梅
朱扬
朱兴进
张洪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内Ca2+; 羚蝎胶囊;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兴奋性氨基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羚蝎胶囊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部分 :采用胶原酶与肝素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 Fura 2荧光法测定脑细胞内 Ca2 +浓度 ,化学法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含量 ,HPL C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 (EAA)含量。临床部分 :纳入观察范围的患者共有 6 0例 ,随机分成羚蝎胶囊组、清开灵注射液组 (各 30例 )。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风病中医积分、血肿吸收率 ,观察羚蝎胶囊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 :动物实验发现 :羚蝎胶囊可以降低细胞内 Ca2 + 浓度 ,提高 SOD的活力 ,减少 MDA的生成 ,并能抑制海马组织中 EAA含量 ,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差异 (P均<0 .0 5 )。临床研究发现 :羚蝎胶囊组有效率 80 .0 % ,清开灵组 76 .7% ,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羚蝎胶囊组血肿吸收率为 96 .0 % ,高于清开灵组 89.0 % (P<0 .0 5 ) ;但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清开灵组优于羚蝎胶囊组 (P<0 .0 5 )。结论 :羚蝎胶囊可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的吸收 ,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减轻了 Ca2 +超载和自由基损害 ,抑制了 EAA的神经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治则方药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浆ET、NO水平的影响 [J].
徐敏华 ;
卫洪昌 ;
孙斐 ;
宋和平 ;
朱冬胜 ;
朱晓梅 ;
孙平龙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 (01) :43-45
[2]   “清”、“通”为主治疗急性脑卒中127例疗效观察与分析 [J].
曹伟 ;
孙斐 ;
顾振强 ;
徐敏华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 (12) :12-14
[3]   成年大鼠脑细胞内钙的测定 [J].
曹云鹏 ;
李智 ;
董汉 ;
丛华 ;
聂桦 ;
魏敏杰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3) :73-75
[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J].
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3) :210-212
[6]   大鼠脑出血模型 [J].
任泽光 ;
吴建中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3, (04) :2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