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与配合力分析

被引:8
作者
柯永培 [1 ]
石海春 [2 ]
牛应泽 [2 ]
袁继超 [2 ]
余学杰 [2 ]
赖仲铭 [2 ]
杨志荣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营养品质; 氨基酸含量; 遗传效应;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14份玉米自交系采用7×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49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玉米籽粒容重、异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和天冬氨酸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同等影响;粗淀粉、粗脂肪和其余10种氨基酸成份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2)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脯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3)同一营养品质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不同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实践上必须重视杂交组合的选育,研究发现698-3可以作为很好的优质高产潜力亲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146 / 11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玉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J].
刘祥久 ;
姜敏 ;
李哲 ;
刘静 ;
石清琢 ;
高长健 .
杂粮作物, 2004, (05) :258-260
[2]   不同品质玉米的营养特性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J].
罗清尧 ;
熊本海 ;
庞之洪 .
中国饲料, 2002, (17) :11-13
[3]   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祁新 ;
赵颖君 ;
权继斌 ;
邬信康 .
玉米科学, 2001, (01) :26-30
[4]   奥帕克-2背景下玉米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J].
张秋芝 ;
郝玉兰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0, (02) :1-5
[6]   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主要籽粒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高树仁 ;
王朝清 ;
孙长征 ;
孙晋海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9, (01) :13-16
[7]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前景及对策 [J].
戴景瑞 .
作物杂志, 1998, (05) :7-12
[8]   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J].
王玉杰 ;
林秀云 .
玉米科学, 1997, (03) :20-23
[9]   高赖氨酸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石德权 ;
刘仁东 ;
白丽 ;
汪黎明 .
作物学报, 1994, (04) :446-452
[10]   玉米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成分的比较研究 [J].
刘仁东 .
作物学报, 1994, (01) :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