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常生活的质询及其表征的形成——论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文化身份

被引:1
作者
张慧敏
机构
[1] 兰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城市; 日常生活; 早期话剧; 文化身份; 现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34 [话剧];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诉求,长久以来被简单地界定为晚清以降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在戏剧领域作用的结果。从早期话剧的本体出发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话剧在其形成期就体现出一种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归于日常。从城市的角度去探寻话剧的现代性成分,体现出的是外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启蒙现代性,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探寻则体现出的是内在的艺术上的审美现代性。回归与认同这一文化身份,话剧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求得永久的生存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日常生活.[M].(匈) 赫勒; 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M].马俊山;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栾梅健;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衣俊卿著;.人民出版社.2005,
[5]  
中国新文学大系.[M].鲁迅编选;赵家璧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M].王钟陵主编;庄浩然;倪宗武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   演说与中国话剧之发生考论 [J].
马俊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 (04) :1-12
[8]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 [J].
傅谨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55-165+207
[9]   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 [J].
傅谨 .
浙江社会科学, 1998, (06)
[10]   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四) [J].
张庚 .
戏剧报, 1954, (04)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