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国际话语权建构

被引:12
作者
李新烽 [1 ]
冯峰 [2 ]
张萍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新生大国转型期; 国际话语权; 政策议程; 学术议程; 媒介议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从大西洋沿岸的一块英属殖民地到地区强国再到世界强国直至超级大国的发展轨迹,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大国成长史。这段历史不仅是美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快速崛起的过程,也是其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的历程。作者从美国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历史入手,通过建立一个关于国家实力、国家身份与国际话语权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美国在新生大国转型期的国际话语权建构。从1865年内战结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历时80个春秋的历史长度中,美国从政策议程设置、学术议程设置和媒介议程设置三个方面,历经国际话语权的准备、萌发、初创及制度化四个阶段,主动且有意识地塑造了自身的话语霸权。纵观这一历史过程,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紧密相连,但国家实力并不必然带来国际话语权;相反,国际话语权更多是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91+158 +158-15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管窥百年普利策:基于普利策新闻奖嘉奖辞的词频分析(1917-2016) [J].
申琦 ;
赵鹿鸣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12) :88-105
[2]   “天定命运”论与19世纪中期美国的国家身份观念 [J].
滕凯炜 .
世界历史, 2017, (03) :69-81+158
[3]   全球治理转型与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提升 [J].
王明国 .
当代世界, 2017, (02) :60-63
[4]   探索提高我国制度性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J].
苏长和 .
党建, 2016, (04) :28-30
[5]   国际政治中的议程设置浅析 [J].
赵长峰 ;
左祥云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 (06) :122-126
[6]   当代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建设与国际话语权建构——基于中国外交话语分析视角 [J].
陈以定 .
学术界, 2012, (07) :79-87+272
[7]   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J].
张志洲 .
红旗文稿, 2010, (14) :22-24
[8]   从“门罗宣言”到“泛美联盟” [J].
王晓德 .
历史学习, 2010, (03) :4-5
[9]   我们是谁?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J].
王立新 .
历史研究, 2009, (06) :127-151+191
[10]   论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 [J].
梁凯音 .
国际论坛, 2009, (03) :43-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