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及中国应对之策

被引:3
作者
李慧 [1 ,2 ]
祁春节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词
TPP; 中国; 对策;
D O I
10.13856/j.cn11-1097/s.2014.03.031
中图分类号
F744 [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于2005年6月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4国协议发起并签署,之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分别加入,至今已经历了18轮谈判,其具有跨区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一般自由贸易协定(FTA)所没有的特点。如果TPP成功,意味着美国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竞争中极有可能全面领先中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中国在亚太的经济利益。为此,中国应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关注TPP的谈判进程,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TPP谈判。二是加快与TPP发达成员国签署双边FTA,为顺利进入TPP创造条件。三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四是保持"三农"的稳定发展。五是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市场开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161 +1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 [J].
万璐 .
当代亚太, 2011, (04) :60-73+59
[2]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发展与困境 [J].
刘昌黎 .
国际贸易, 2011, (01) :38-43+63
[3]   日本参加TPP谈判的动因、制约因素与政策措施 [J].
刘昌黎 .
日本学刊, 2011, (01) :65-78
[6]  
东亚双边自由贸易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刘昌黎, 2007
[7]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Ian F Fergusson.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congressR40502 . 2011
[8]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A Model for Twenty-First-Century Trade Agreements. Barfield Claud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utlook,No.2 . 2011
[9]  
TPPNegotiation Updat es. USTR. http://www.ustr.gov/trade-agreements/free-trade-agreement s/trans-pacific-partnership .
[10]  
Australia and the Future of the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Shiro Armstrong. East Asian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71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