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建立——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模式演变为视角

被引:16
作者
刘铁 [1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 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对口支援; 行为模式; 长效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5 [救灾];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为了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口支援逐渐被广泛采用。对口支援在帮助贫困落后地区或者受灾地区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举全国之力。对口支援对灾区恢复重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对口支援的方式在现实中已从临时性的援助悄然转变为援助和合作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从对口支援行为模式演变的角度来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