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分类及其主要类型

被引:46
作者
关文彬
冶民生
马克明
刘国华
汪西林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岷江干旱河谷; 植被分类; 灌丛; 群落类型; TWINSPAN;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6.007
中图分类号
Q949 [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沿岷江干旱河谷(流域-海拔梯度)剖面线设置"U"形样带3条,对植被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就岷江干旱河谷调查的48个样方,151个物种创建样地-物种数据库,应用TWINSPAN植被数量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根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调查的样地物种组成特征,对数量分类的结果进行适度调整,建立了岷江干旱河谷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分类系统。将岷江干旱河谷的植被划分为11个群系,18个群丛,均为灌丛单一类型。11个群系分别为:绣线菊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黄花亚菊灌丛、莸灌丛、驼绒藜灌丛、小马鞍羊蹄甲-白刺花灌丛、瑞香灌丛、西南野丁香灌丛、FDA1子栎灌丛、金花小檗-忍冬灌丛、华帚菊-小黄素馨灌丛。
引用
收藏
页码:679 / 6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岷江干旱河谷三种主要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J].
刘国华 ;
张洁瑜 ;
张育新 ;
周建云 ;
关文彬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山地学报, 2003, (01) :24-32
[2]   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J].
石承苍 ;
雍国玮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4) :114-118
[3]   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 [J].
晏兆莉 ;
陈克明 ;
陈建中 ;
王春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S1) :36-38
[4]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分类 [J].
关文彬 ;
曾德慧 ;
姜凤岐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07-911
[5]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 [J].
包维楷 ;
王春明 .
山地学报, 2000, (01) :57-62
[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环境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陈克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542-544
[7]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3) :2-8
[8]   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沙地植被的分类和排序 [J].
沈渭寿 .
中国沙漠, 1997, (03) :51-55
[9]   岷江上游茂县半干旱河谷灌丛优势种间关系的研究 [J].
刘庆,包维楷,乔永康,钱能斌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6, (01) :36-42
[10]  
中国山地森林[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 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