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碳塔失效问题的初步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祖贻
朱勇
陈世陵
机构
[1] 南京炼油厂
关键词
裂纹率; 熔合线; 珠光体; 铁素体; 内表面; 金相相组成; 固溶体; 环焊缝; 金相组织; 魏氏组织; 魏氏体; 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炼油工业中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碳塔,是深度加工的重要设备。它的操作压力为2.3公斤/厘米2,介质为高含硫的减压渣油,塔在进料→生焦→出焦的循环过程中,由常温经4小时升温到470~490℃,恒温24~25小时后,通入蒸汽和水,经7~8小时再冷却至常温,一般进水冷焦的时间约为2.5~3小时,有时因操作不当,进水阀门开启过快,骤冷的时间会更短。周期性升温、骤冷形成的温差应力,使塔运行八年后,在筒体上开始出现严重变形。在役二十年后在变形最严重的几段筒体的环焊缝上出现了许多沿焊缝熔合线的裂纹,其中最长的为2000毫米;裂纹最深为5毫米,约为塔壁厚度的1/5;裂纹最集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