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21
作者
宫丽鸿 [1 ]
张艳 [2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关键词
强心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 中医症状疗效计分; 气虚血瘀水停型;
D O I
10.13935/j.cnki.sjzx.2012.02.014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共纳入患者280例,按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均予抗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2.5mg日一次起,如能耐受可达到最大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25 mg日一次,逐渐加量)、洋地黄(地高辛片0.125~0.25 mg日一次)长期服用。利尿剂、洋地黄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心功能达到一级即可停用。治疗组加服强心通脉颗粒每次8 g,每日3次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心衰疗效(Lee氏)记分、心功能分级(NYHA)、中医症状疗效记分、6 min步行试验,并进行心功能测定和胸部X线检查,6个月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心衰计分、6 min步行试验、中医症状疗效计分和6个月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医古籍对心力衰竭的论述探要 [J].
黄平东 .
中医药学刊, 2003, (04) :592-593
[2]   邓铁涛治疗心力衰竭经验介绍 [J].
尹克春 ;
吴焕林 .
江苏中医药, 2002, (07) :9-10
[3]   陈鼎祺治疗心力衰竭经验 [J].
刘宗莲 ;
徐淑文 .
中医杂志, 2000, (04) :204-205
[4]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20例疗效分析 [J].
徐占兴 ;
邹胜 .
天津中医, 1998, (01) :20-21
[5]  
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M].王晓光;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6]  
中药学.[M].黄兆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  
中药药理学.[M].沈映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