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鼠尾核头部不同区域对针刺镇痛作用的易化与压抑

被引:16
作者
张德星
顾锡根
单红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电解损毁; 前区; 尾核; 易化; 头部; 解剖部位; 大白鼠; 家鼠属; 针刺镇痛; 中心区; 多巴胺能神经元; 压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对尾核的感觉机能逐渐有所了解。曾有人报道,尾核头部表层对于丘脑丘外系单位活动有选择性的压抑作用,提示它可能在疼痛信息的整合中起一定作用。不久就有人观察到电解损毁家兔尾核头部后,针刺镇痛效应减弱,而刺激它时,针效加强。文献上报道,尾核头部前、后不同区域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这种结构上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电针家兔“督脉”穴位对尾核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J].
冯小椿 ;
叶惟冷 ;
赵丹凤 ;
张建伟 ;
张瑾 .
科学通报, 1978, (05) :314-315
[2]   损毁大白鼠蓝斑或去甲肾上腺能上行背束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 [J].
张德星 ;
白耀辉 ;
顾锡根 ;
单红英 ;
吴玮琳 ;
江振裕 .
科学通报, 1978, (02) :117-121